業(yè)務咨詢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日 :8:00-10:00 聯(lián)系方式 聯(lián)系人:帥瑞華 手機:18984045198 電話:18984045198 微信:18984045198 Q Q:503889213 文章分類 滾動公告
友情鏈接
|
新聞詳情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成本由哪些組成?核算用什么方法?瀏覽數(shù):50次
地下綜合管廊成本清單 根據(jù)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制定的《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投資估算指標(試行)》中綜合管廊單單是建設成本約0.5-1.7億元。綜合管廊PPP項目主要包括兩大部分成本一部分管廊的建設成本,另一部分是管廊的運營維護成本。 綜合管廊PPP項目成本圖 綜合管廊PPP項目的建設成本C1,包括管廊的建筑工程、供電照明、通風、排水、自動化及儀表、通信、監(jiān)控及報巧、消防等輔助設施的相關成本。 在整個設計壽命內,綜合管廊PPP項目的運營成本C2,主要包括巡回檢査、維護工程、進出管廊的管理、監(jiān)控管理、設備運轉管理以及應變處理等工作的成本。 廊體造價 一、依據(jù) 1、本指標以《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838-2038-2038-2015)、相關的工程設計標準、工程造價計價辦法、有關定額指標為依據(jù),結合近年有代表性的城市綜合管廊工程的相關資料進行編制。 2、本指標適用于新建的城市綜合管廊工程項目。改建、擴建的項目可參考使用。 3、本指標是城市綜合管廊工程前期編制投資估算、多方案比選和優(yōu)化設計的參考依據(jù);是項目決策階段評價投資可行性、分析投資效益的主要經(jīng)濟指標。 4、本指標分為綜合指標和分項指標。綜合指標包括建筑工程費、安裝工程費、設備工器具購置費、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和基本預備費;分項指標包括建筑工程費、安裝工程費和設備購置費。 (1)建筑安裝工程費由直接費和綜合費用組成。直接費由人工費、材料費和機械費組成。綜合費用由企業(yè)管理費、利潤、規(guī)費和稅金組成。 (2)設備購置費依據(jù)設計文件規(guī)定,其價格由設備原價+設備運雜費組成,設備運雜費指除設備原價之外的設備采購、運輸、包裝及倉庫保管等方面支出費用的總和。 (3)除通信工程外,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包括:建設管理費、可行性研究費、研究試驗費、勘察設計費、環(huán)境影響評價費、場地準備及臨時設施費、工程保險費、聯(lián)合試運轉費等,工程建設其他費用費率的計費基數(shù)為建筑安裝工程費與設備購置費之和。各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可予以調整。 (4)基本預備費系指在投資估算階段不可預見的工程費用,基本預備費費率的計費基數(shù)為建筑安裝工程費、設備購置費和工程建設其他費用的三部分之和。 5、綜合指標可應用于項目建議書與可行性研究階段,當設計建設相關條件進一步明確時,分項指標可應用于估算某一標準段或特殊段費用。 6、本指標設備購置費采用國產(chǎn)設備,由于設計的技術標準、各種設備的更新等因素,實際采用的設備可能有較大出入,如在設計方案已有主要設備選型,應按主要設備原價加運雜費等費用計算設備購置費。 7、本指標人工、材料、機械臺班單價按北京市2014年5月造價信息。 8、本指標計算程序見下表。 造價指標計算程序表 注:本表一至四項指管廊本體工程建設費用,第五項指電力、通信、燃氣、熱力等專業(yè)管線入廊費用。造價指標按入廊管線不同情況進行組合,與管廊本體工程費用疊加。 9、本指標的使用。本指標中的人工、材料、機械費的消耗量原則上不作調整。使用本指標時可按指標消耗量及工程所在地當時當?shù)厥袌鰞r格并按照規(guī)定的計算程序和方法調整指標,費率可參照指標確定,也可按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fā)布的費率調整。 二、具體調整辦法 A、建筑安裝工程費的調整 1. 人工費:以指標人工工日數(shù)乘以當時當?shù)卦靸r管理部門發(fā)布的人工單價確定。 2. 材料費:以指標主要材料消耗量乘以當時當?shù)卦靸r管理部門發(fā)布的相應材料價格確定。 其他材料費=指標其他材料費× 調整后的主要材料費/指標材料費小計-指標其他材料費 3. 機械費: 機械費=指標機械費×調整后(人工費小計+材料費小計)/指標(人工費小計+材料費小計) 4.直接費:調整后的直接費為調整后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之和。 5.綜合費用:綜合費用的調整應按當時當?shù)夭煌こ填悇e的綜合費率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綜合費用=調整后的直接費×當時當?shù)氐木C合費率 6.建筑安裝工程費: 建筑安裝工程費=調整后的(直接費+綜合費用) B、設備購置費的調整 指標中列有設備購置費的,按主要設備清單,采用當時當?shù)氐脑O備價格進行調整。 C、工程建設其他費用的調整 工程建設其他費用=調整后的(建筑安裝工程費+設備購置費) ×工程建設其他費用費率 D、基本預備費的調整 基本預備費=調整后的(建筑安裝工程費+設備購置費+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基本預備費費率 E、綜合指標基價的調整 綜合指標基價=調整后的(建筑安裝工程費+設備購置費+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基本預備費) 三、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1.混凝土體積:不包括素混凝土墊層和填充混凝土。 2.管廊斷面面積=結構內徑(凈寬度×凈高度) 3.建筑體積=管廊斷面面積×長度 四、綜合指標說明 1.管廊本體的建筑工程一般包括標準段、吊裝口、通風口、管線分支口、人員出入口、交叉口和端部井等。 2.綜合指標包括管廊本體和進入管廊的專業(yè)管線,其中管廊本體包括管廊的建筑工程、供電照明、通風、排水、自動化及儀表、通信、監(jiān)控及報警、消防等輔助設施,以及入廊電纜支架的相關費用,但不包括入廊管線、電(光)纜橋架以及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管道支架。 3.本指標對電力、通信、燃氣和熱力按照主材不同分別列出了綜合指標,給水和排水管線的造價可參考《市政工程投資估算指標》。 4.綜合指標適用于干線和支線管廊工程。 5.綜合指標的計量單位為m。 6.除入廊通信管線外,工程建設其他費用費率為15%。 7.除入廊通信管線外,基本預備費費率為10%。 入廊費 一、入廊費核算思路 入廊費主要用于彌補管廊建設成本,由入廊管線單位向管廊建設運營單位分期支付。入廊費的計算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1)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本體及附屬設施的合理建設投資。 (2)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本體及附屬設施建設投資合理回報,按金融機構長期貸款利率確定(政府財政資金投入形成的資產(chǎn)不計算投資回報)。 (3)各入廊管線占用管廊空間的比例。 (4)各管線在不進入管廊情況下的單獨敷設成本(含道路占用挖掘費,不含管材購置及安裝費用)。 (5)管廊設計壽命周期內,各管線在不進入管廊情況下所需的重復單獨敷設成本。 (6)管廊設計壽命周期內,各入廊管線與不進入管廊的情況相比,因管線破損率以及水、熱、氣等漏損率降低而節(jié)省的管線維護和生產(chǎn)經(jīng)營成本。 (7)其他影響因素。 二、入廊費計算 (1)單獨敷設成本計算方法 管線單獨敷設成本是指各管線在不進入管廊情況下的單獨敷設成本,由管線敷設工程費用(含道路占用挖掘費,不含管材費)、工程建設其他費和基本預備費組成。 管線敷設工程費用的測算主要考慮管道直埋敷設斷面型式、由管徑大小確定的埋深及支護等施工工法、管廊建設環(huán)境條件(原有道路或新建道路)、各地區(qū)不同的計價方式、重復敷設次數(shù)、道路開挖修復費用等因素。 管線直埋敷設斷面型式和敷設工法主要選用測算時所在區(qū)域建設環(huán)境條件下的**敷設方式和斷面設計;根據(jù)地質環(huán)境等情況只能采用盾構方式進行敷設的,可以選用盾構方式計算單獨敷設成本。 (2)重復單獨敷設成本計算方法 管廊設計壽命周期內,各管線在不進入管廊情況下所需的重復單獨敷設成本。重復敷設次數(shù)根據(jù)管線在不進入管廊情況下的設計使用壽命和實際敷設次數(shù)統(tǒng)籌確定。綜合管廊設計壽命周期內(100年),期間通信管道重復敷設次數(shù)按照不低于5次計算,其余各類管線重復敷設次數(shù)按照不低于2次計算。計算重復單獨敷設成本時,首次敷設單獨成本按建設環(huán)境現(xiàn)狀確定是否計收道路占用挖掘費,后續(xù)單獨敷設成本均應包含道路占用挖掘費。 (3)其他成本 管線入廊后,因管線不直接與土壤、地下水等酸堿物質接觸,延長管線使用壽命,減少了管線維修和更換次數(shù),進而也減少了管線維護成本;并且,能有效地減少因施工失誤等原因而導致的管線破壞等事故的發(fā)生,也節(jié)省了管線維護成本。綜合管廊結構具有較好的堅固性,提高了城市防災和抗災能力,發(fā)生地質災害時,抵御沖擊荷載,具有防災性能,能較好保證水、電、氣、通訊等城市重要命脈的安全,更是避免了管線的破壞和重復敷設次數(shù),節(jié)省管線維護成本。同時,管線入廊后,便于管線維護檢修,管線增設、擴容方便,檢修人員在管廊內行走便捷,工作效率高,比在管廊外的線路減少了巡檢人員和巡檢工作量;而且,通過監(jiān)控系統(tǒng),能及時發(fā)現(xiàn)隱患,提高管線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自動監(jiān)控系統(tǒng)減少了巡檢管理人員數(shù)量,管廊內各種管線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監(jiān)測,巡檢工作成本降低。 根據(jù)《室外給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3-2006)的條文說明,統(tǒng)計我國城市供水企業(yè)平均平均漏損率為15.14%,建設部制定了行業(yè)標準《城市供水管網(wǎng)漏損控制及評定標準》,規(guī)定城市供水管網(wǎng)基本漏損率不應大于12%。管線入廊后,能較好保證水、電、氣、通訊等城市重要命脈的安全,入廊管線與不進入管廊的情況相比,因減少管線破損而導致相關管線輸送物質水、熱、氣等漏損率降低而節(jié)省了各管線單位自身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成本,這也是地下綜合管廊的間接經(jīng)濟效益。 根據(jù)《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guī)范》(GB 50838-2015),綜合管廊工程的結構設計使用年限應為100年。各種管線有其不同的設計使用年限,直埋管線的實際使用壽命往往比設計使用年限低,除了規(guī)劃變更、城市建設等因素以外,從歷史搶修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看,第三方損壞以及管道腐蝕等因素是造成直埋管線損壞的主要原因。據(jù)統(tǒng)計,2015年,廣州發(fā)生道路開挖600度宗,各類管線事故200多宗,其主要原因為施工干擾破壞、管線老舊泄漏、自然災害損壞等,其中燃氣管道事故29宗,污水管道事故30多宗,電力管線事故140多宗。城市道路反復開挖、管線事故頻發(fā),嚴重影響人民群眾正常生產(chǎn)生活,危害城市安全運行秩序。 考慮可節(jié)省成本、以及由于入廊減少了各類自然或非自然事故造成的損失產(chǎn)生的安全效益,參考其他城市的經(jīng)驗,按管廊建設成本的5%考慮有關節(jié)省的管線維護和生產(chǎn)經(jīng)營成本。 (4)入廊費計算方法 入廊費總收費 = 管廊建設投資×管線單位分擔比例 首年入廊費收費總額 = 管廊建設投資×管線單位分擔比例÷分期年數(shù) 第N年入廊費收費總額 = 首年入廊費收費總額×(1+年遞增率)年期 管線單位分擔比例:研究成果為綜合管廊工程總投資額的35%。 年期:采用PPP模式建設的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合作期為30年,建設期2年,經(jīng)營期28年??紤]到經(jīng)營前期,管廊運營尚需磨合,入廊管線逐步入廊,狀態(tài)不穩(wěn)定,故統(tǒng)一按25年收付。 年遞增率:考慮建設投資合理回報,原則上參考金融機構長期貸款利率確定。 三、入廊費分攤方法 入廊費的分攤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1)各入廊管線占用管廊空間的比例。 (2)各管線的單獨敷設成本占比。 (3)管線的重復單獨敷設成本占比。本項目采用重復單獨敷設成本占比進行各管線之間的入廊費分攤。 運維管理費 一、日常維護費核算思路 在核算管廊本體及附屬設施運行維護更新改造等正常成本、管理支出等運營成本的基礎上,結合合理經(jīng)營利潤,并考慮各入廊管線占用管廊空間的比例和對管廊附屬設施的使用強度進行分攤計算,得出各入廊管線應繳納的日常維護費收費標準。日常維護費的核算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1)綜合管廊本體及附屬設施運行、維護、更新改造等正常成本。主要包含水電費、人員工資及福利費、管廊主體結構與附屬設施的維修費成本。PPP模式運營的管廊,應考慮其經(jīng)營期內設備大中修的成本。 (2)綜合管廊運營單位正常管理支出。 (3)綜合管廊運營單位合理經(jīng)營利潤,原則上參考當?shù)厥姓眯袠I(yè)平均利潤率確定。 (4)各入廊管線占用管廊空間的比例。 (5)各入廊管線對管廊附屬設施的使用強度。 (6)其他影響因素。 二、日常維護費分攤方法 日常維護費的分攤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1)各入廊管線占用管廊空間的比例。 (2)各入廊管線對管廊附屬設施的使用強度。 (3)其他影響因素。 日常維護費收費分攤方法采用專用截面分攤法、專用+公用截面分攤法、單獨敷設成本分攤法進行分攤測算。
|